公廁大改革,北京“第五空間”問世

北京雨施捷環(huán)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攜手海南旅游局、珠海市政府、三亞市政府攜手建立五十個第五空間環(huán)保公廁,并在2016年和北京市豐臺區(qū)環(huán)衛(wèi)局、海淀區(qū)政府等大力推廣第五空間環(huán)保廁所的安裝生產
公廁一般給人的印象都是臟與臭,只是個解決生理如廁需求的地方,然而,北京卻將進行第五次“廁所革命”,公廁內將增設ATM機、火車票代售點、圖書室、WiFi等等,也可以在公廁外面安置電動汽車充電樁等服務設施,使公廁成為人們工作、生活、休閑和虛擬網絡空間之外的“第五空間”。
今年11月下旬,北京市將率先在房山區(qū)打造升級版的公廁“樣板間”,明年在全市到全國大范圍推廣。 看到這條新聞有人會說,廁所只不過是大家如廁的場所,只要滿足干凈、衛(wèi)生就行,沒必要在公廁上耗費太多人力物力。但其實在公廁上下心思,只要不是建成豪華、鋪張浪費的公廁,在便民利民上面多下點工夫并無不可,這也不少見,像日本等地方有一些公廁也早將測量血壓、心率、尿檢等簡單的體檢項目加入智能廁所設計里面,并獲得不少好評。 以北京為例,在不改變公廁基本功能、不減少廁位的前提下,充分發(fā)揮廁所作為“公共空間”的公共職能,為市民帶來更多的便利,正是此次北京廁所升級的目的所在。一方面為市民提供快捷服務,如提供繳費、存取款等便民服務;另一方面為不便利群體提供人性化服務,如為老人、殘疾人、盲人、帶小孩的家長、攜帶大行李的人們提供各種服務等,因此值得各地推廣。


但是公廁“升級”,不能只是看起來很美,伴隨著公廁“配套”的升級,公廁“管理服務”也要跟上升級,還要將各種服務落到實處,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成“花花架子”,否則就如“高配低檔”,重要的是如何將公廁的這些便民服務與管理形成合力,將這些便民服務延伸到“公廁”這個新的“公共空間”。眾所周知,目前很多地方公廁面臨兩大問題,一個是臟亂差的問題;另外一個就是公廁數量不夠,導致市民如廁不便。而公廁臟亂差的問題除了市民素質有待提高以外,就是城市管理服務的缺位。北京公廁“升級”也是一樣,管理服務要跟上,不能缺位。
“第五空間”名字由來解密
所謂“第五空間”,就是家庭空間、工作空間、休閑空間、網絡空間之外的又一個空間,而這個“空間”發(fā)源于“解決內急”的公廁。這個飛躍簡直讓人感到恍惚——這還是“解決內急”的公廁么?因為,別說是京城,就一般城市而言,“如廁難”一直是普遍存在的問題。如今,公廁不但要“解決內急”,而要升級為“第五空間”,其功能幾乎讓酒店都要自愧不如了。 這倒不是“第五空間”怎么樣,而是人們無法一下子從“方便”難的現實中,“穿越”到太方便的“第五空間”。這種“一廁式”的多功能空間,將給人們帶來“方便”以外的更多方便。這也使得“解決內急”的公廁功能,只不過像商場洗手間一樣的附帶。 筆者絲毫不懷疑建造“第五空間”的技術和資金能力。但是,將公廁升級為“第五空間”,究竟出于什么目的?當前有關公廁的問題是數量太少,而不是質量不好,當務之急就是提供滿足“解決內急”的公廁數量和分布密度。而公廁在數量和分布密度上的合理安排,在設計上是根據人流量和每個人如廁的平均時間推算的。那么,當公廁增加了“方便”以外的其他功能,勢必大幅度延長使用時間。在“每平米的建筑成本基本不變,占地面積基本不變”的情況下,如何容納來蹭免費wifi,交水電煤氣費,給手機充電等服務項目?如果安排那些量血壓、心率、尿檢等體檢項目的場所也沒有,更別說給電動汽車充電的。
在只具有“方便”功能的公廁都一坑難求”的現實下,為了解決“如廁難”問題,該不該給本來就“壓力山大”的公廁增加額外負擔?如果出于提升城市形象,提供高質量的便民服務而建造的“第五空間”,也不該把公廁內入其中,更不能以公廁的名義。因為,公廁是解決人們無法忍耐的生理急需的,而當這種公共設施還不能滿足需求時,就把資金和有限空間提供給解決“如廁難”的應急。這并非說公廁附帶其他功能不好,而是這些功能帶來的“如廁”壓力,必將進一步加重“如廁難”問題。

北京公廁第五空間內部實拍:
在已經搭成的第五代公廁“第五空間”樣板間里,除了廁所基本功能外,還增設了自動存取款機及繳費機、新能源汽車充電樁、再生資源智能回收機、無線網絡覆蓋、電商終端、自動售水機等便民服務基礎設施。
此外,廁所內部還增加了室內亮度和舒適度,同時還有第三衛(wèi)生間,專為殘障人士、老人以及母嬰如廁設計安裝的各類設施,其中有暖氣和空調。
據悉,公廁還配建了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休息間和淋浴室,專門為“第五空間”保潔人員以及周邊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提供休息的場所,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飲水難、吃飯難、休息難、淋浴難的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,未來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也可以穿上干凈衣服上下班,為轉型為現代產業(yè)工人創(chuàng)造條件。
北京環(huán)衛(wèi)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,“第五空間”重新定義了公廁,將推動現代廁所文明,把公廁建設成集現代科技、基本公共服務、景觀建筑于一體的新公共空間,成為繼家庭空間、工作空間、社交空間、虛擬空間之后的“第5空間”。
在資金投入上,北京雨施捷公司攜手北京環(huán)衛(wèi)集團專門組建了北京第五空間環(huán)境管理有限公司,借助“互聯網+”,創(chuàng)新出全新的商業(yè)模式,可以做到在地方政府不額外追加公共投入情況下,實現可持續(xù)建設和管理,這也是此次廁所革命要解決的核心問題,希望在更多的貧困地區(qū)改變人們的生活環(huán)境,同時為國家扶貧貢獻力量。因此,“第5空間”不可能“豪華”,既不會增加納稅人的負擔,也不會增加地方財政負擔,更不會增加用戶的負擔。